当前位置: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安全及技术规范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安全及技术规范

2021-08-17 18:5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5 )归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的防爆措施、维护检修及检测校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使用及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釆矿、隧道、烟花爆竹及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场所用的除尘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2476.2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选型和安装

GB 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50019釆暧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AQ 7005木工机械安全使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粉尘

在大气中依其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固体微小颗粒。

3.2可燃性粉尘

在空气中能燃烧或无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

3.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存在可燃性粉尘、助燃气体和点燃源的场所。

3.4除尘系统

由吸尘罩或吸尘柜、风管、风机、除尘器及控制装置组成的用于捕集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

3.5防爆装置

釆用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技术,避免形成粉尘云或可能出现的着火源,以及使可燃性粉尘失去燃烧、爆炸作用的装置,如泄爆、惰化、隔爆及抑爆装置等。

4总则

4.1应识别、评估生产加工系统存在的粉尘爆炸危险,除尘器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用干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时,采用袋式外滤除尘和(或)旋风除尘工艺。

b)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以及适宜选用湿式除尘器进行除尘的粉尘,选用湿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时,釆用水洗或水幕除尘工艺。

c )不应釆用电除尘器。

d)除尘系统不应采用以沉降室为主的重力沉降除尘方式;不应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e)木质家具机械加工采用单机滤袋吸尘器时,应符合AQ 7005的要求。

4.2干式除尘系统应按照可燃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以下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

a)泄爆装置。在爆炸压力尚未达到除尘器和风管的抗爆强度之前,采用泄爆装置排出爆炸产物,使除尘器及风管不致被破坏。

b)惰化装置。向除尘器充入惰性气体或粉体,使可燃性粉尘失去爆炸性。

c)隔爆装置。在风管上设置隔爆装置,将火焰及爆炸波阻断在一定的范围内。

d)抑爆装置。在风管和(或)除尘器上设置抑爆装置,爆炸发生瞬间,向风管和(或)除尘器内充入用于扑灭火焰的物理、化学灭火介质,抑制爆炸发展或传播。存在有毒性、腐蚀性粉尘,以及燃料粉尘的除尘器及风管不应采用泄爆装置进行泄压,应选用向除尘器及风管充入用于扑灭火焰的灭火气体或粉体介质的抑爆装置。

4.3除尘器箱体符合以下要求:

a)箱体采用钢质金属材料,若采用其他材料则选用阻燃材料且釆取防静电措施,不应选用铝质金属材料。

b)箱体的设计强度能够承受采取防爆措施后产生的大爆炸压力,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箱体釆用钢质金属材料及焊接结构。

c)方形箱体的箱板之间的夹角做圆弧化处理。

d)箱体内部表面光滑,钢制金属材料箱体应采用防锈措施,不应使用铝涂料。

4.4干式除尘器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不宜采用沉降室进行粉尘处理。

4.5铝镁粉尘和木制品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其他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若采用正压吹送粉尘,则应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4.6铝镁粉尘不应与铁质粉尘,以及其他种类的可燃性粉尘合用同一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不应与带有